青蓝同辉耀鹿鸣,匠心传承谱华章——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和雅”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暨新教师培训活动第70期

 

青蓝同辉耀鹿鸣

匠心传承谱华章

——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

“和雅”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

暨新教师培训活动第70期

 

  根据学校党建书记项目的部署,在盐城市鹿鸣“和雅”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主持人、集团党委书记吴加健的亲自策划与安排下,2月19日晚,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在西校区分学科举行“和雅”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暨新教师培训活动,活动主题为“青蓝同辉耀鹿鸣,匠心传承谱华章”。

 

语文组

 

 
  本次初中语文组新教师培训由刘春花老师担任指导老师。
  培训伊始,刘春花老师带领大家系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从三大关键板块深入解读。在设计理念方面,她指出,学习任务群基于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应运而生,旨在打破传统教学的碎片化,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提升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真实且富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语文。
  关于类型划分,刘春花老师详细阐释了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三类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与区别。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聚焦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包括字词、句式的学习,为语文学习筑牢根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涵盖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着重培养学生在不同场景下运用语文的能力;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则包含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边界。
  在教学实践实施路径上,刘春花老师强调要依据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任务群类型,设计具体教学方案,还要注重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如图书、影视、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
  刘春花老师还结合具体课文案例进行剖析研讨。以《背影》为例,在主题挖掘上,引导大家不能仅停留在父子情感层面,还可从时代背景下的家庭关系、传统孝道文化等角度深挖;活动设计上,可组织学生撰写家族亲情故事,开展班级分享会,锻炼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拓展延伸环节,鼓励学生将《背影》与其他描写亲情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加深对文学作品中亲情主题的理解。期间,李阳老师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思考与经验,提出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更生动的学习情境,助力教学。
 

 

数学组

 

 
  本次数学组新教师培训由王兆群担任指导老师。
  在本次数学组新教师培训中,王兆群老师首先带领大家系统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从课程体系的整体转型、教学方法的创新变革以及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王兆群强调,新课标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实践,实现从“教知识”到“育能力”、“提素养”的转变。
  随后,王兆群老师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带领大家从多方法、多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展示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翟杰老师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最后,王兆群老师鼓励新教师们要勇于尝试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打造高效、生动的数学课堂,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英语组

 

 
  本次英语组新教师培训由王健担任导师。培训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集体学习新课标教学理念;二是观摩和学习研讨优质课;三是教学、学习心得分享。 
  首先,在王健老师的带领下,全体新教师集体深入学习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进行研讨。新课标强调要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技能,通过主题引领、语篇依托的任务型活动中提升综合交际能力;要聚焦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要注重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借助问题问题链设计促进逻辑分析与观点表达;要通过元认识策略指导与数字化资源整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终生学习的能力。构建素养导向的学习活动观,实现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融合发展。
  随后,全体教师共同观摩了由张亚楠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Grammar课时。张老师引入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理论”学习本单元重点语法,使学生在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已有的语法知识基础上,在具体语境中恰当地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来理解和表达意义,进一步增强英语语用意识。同时,引入本单元情感线索,为之后的观点表达提供正确的导向。通过观摩这节示范课,新教师们不仅学到了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融入教学,还获得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此外,戚海琳、卜晓君、吴砚耘、谢唯、陈晓晓等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悟:本节课设计精巧,环环相扣,语言知识和情感线索相互交织,将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引发学生对“未来”这一主题的无限遐想,板书精妙,让人颇有恍然大悟之感。同时,大家还认为,课堂活动设计要有梯度,要能够循序渐进地将语言输入转换为语言输出。这一节课为语法教学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

 
 

 

 
 

物化组

 

 

  本次物化组新教师培训由陆慕华担任指导老师。培训围绕物化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张芸雅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物理新版课程标准。张芸雅向大家介绍了运动和相互作用。“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的课程内容包含较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运动和相互作用,了解身边的运动形式及相互作用,了解声、光、电、磁的含义,初步形成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
  第二部分,由刘旻老师带来微课《密度知识的应用》,依据新课标要求,指导学生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了不同物质的密度。刘旻老师先复习回顾了密度的概念,以密度的公式为基石,启发学生利用现有器材间接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测量液体的密度,并对不同方案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然后陆慕华老师对微课进行了点评,从学科交流融合的角度,提出了对课程的评价与建议。陆慕华指出,实验在物化学科组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需要重视实验环节,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由陆慕华老师作指导,围绕“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进行作业设计”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在新课标背景下,作业设计应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她从现阶段作业设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出发,对作业功能进行了理性重构。陆慕华老师分享了作业设计的技巧,鼓励新教师结合生活实例强化实践应用,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分层作业,鼓励自主探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整个培训过程气氛热烈。新教师不仅仅提升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更是对先进教育理念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综合一组(政史地生)

 

 
  本次政治地生组新教师培训由张淑娟和马之颖担任指导老师,培训共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由两位老师对新教师微课堂进行指导。张淑娟老师指出,课堂教学要以新课标为标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利用好课堂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将知识融会贯通,做到知行合一,作为老师则要发挥引领作用,及时调度学生的思考方向,时刻关注学生动态,给出适当的引导和及时的肯定;马之颖老师指出议题式教学注重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式和体验性学习。以总议题为核心有序展开课堂内容,环环相扣,逻辑链完整,老师需要更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在议学情境中自主归纳出知识点。
  第二个环节是四位新老师的微课分享。
  政治组韩叶菲老师以《男生女生》课为例。首先以议题式为形式载体,通过对男女生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的分析,让学生明确了男女有别,并科普了一些错误的刻板印象。紧接着用情景分析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男女之间交往的合理方式,杜绝不合适的异性交往。通过多种的课堂方式设计,让学生参与课堂,真正理解青春期的变化和差异。
  历史组张鹏翔老师以《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为例,本节课中,张鹏翔老师以唐朝建立—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武则天的公主为主线,逻辑清晰,便于学生理解,从政治(三省六部制)、经济(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多角度出发,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包容性,同时,张鹏翔老师引用《旧唐书》的原文片段(如“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组胡晓妍老师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亚洲自然环境的第二个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首先,对学生引导进行上学期有关地形地势概念进行复习,然后在亚洲地形图中圈画相关地形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形式。根据不同类型地形区的分布总结出亚洲的地形地势特征,并得到亚洲河流的流向总趋势。
  生物组包新越老师讲述《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整节课采用贯穿式情境教学,从发现案情(引起兴趣)——分析材料(提供教学支架)——嫌疑人分类(学习生态系统组成的概念)——嫌疑人关系梳理(食物链和食物网)——案件查明(生物富集现象)。采用贯穿式情境教学法,以任务串联教学内容,在层层深入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提升学效果,促进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提升其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综合二组(音美信心)

 
 
  本次音美信心组新教师培训由高书平、林森担任指导老师。培训流程为:各学科学习新课程标准;接着音乐组和心理组两位老师展示了两节微课;最后林森老师与新教师们分享教育理念与教学建议。
  音乐组李静雅老师进行《开学第一课》微课,以新学期的第一堂音乐课,带领学生一同走进2025春晚的音乐世界。非遗音乐在各类舞台上大放异彩,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出非遗在新时代的创新活力。例如潮汕英歌舞与美式摇滚跨界融合。英歌舞有着雄浑的舞姿,舞者脚踏“七星路线”,槌影翻飞,气势磅礴,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民俗舞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与美国流行摇滚乐队OneRepublic的经典曲目《Counting Stars》结合,民族唱腔与电吉他共振,将中华少年的青春壮美与超越国界的摇滚精神完美融合,实现了中西文化的奇妙对话 ,让古老的非遗以崭新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吸引了年轻一代对非遗英歌舞的关注。
  接着心理组曹欣月老师进行《2025重启新学期》微课,本节课以《哪吒魔童闹海》为设计蓝本,用丰富的活动贯穿整节课,趣味性与教育性并存。第一部分为“寒假·印象”,通过“寒假盲盒活动”,完成“真心话与大冒险”任务。学生再次回味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大冒险”通过模仿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体验电影的震撼与各主角的人物深意。第二部分“新学期·新征程”,首先介绍哪吒团队和导演的创作背景,引出“抗逆力”,强化学生新学期动力,其次为新学期设计超燃口号,并写下新学期的具体行动,引导学生用积极心态展望新学期。
  最后,林森老师向新教师们分享了教育理念与教学建议,强调学科特色融合,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师给出具体范例以及可立即落地的课堂策略,通过教育金句和共勉语句激发新教师们的使命感。
 

 

 
 

体育组

 

 
  本次培训由王远春、邵敏担任指导老师。
  第一部分,王远春老师对上午陈瑞凡老师的示范课进行了点评,希望全体新教师向陈瑞凡老师学习,每一次的公开课要认真准备。其次,王老师再次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要求新教师们以后的公开课必须体现:
  1.“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3.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
  4.注重教学方式改革,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5.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
  第二部分,王远春、邵敏老师组织新教师进行了花样跳绳和毽球的练习,练习的同时,王老师给大家讲解了毽球比赛的要求: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脚法,并建议大家可以利用大课间的时间组织学生练习。培训氛围浓厚,取得很好的效果。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培训中,资深教师倾囊相授,恰似春风化雨,润泽心田。新教师们认真聆听,汲取养分,眼神中闪烁着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与执着。愿我们以爱为笔,以智为墨,书写璀璨的教育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