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读一本书”——“书润鹿鸣·阅享时光”阅读节系列活动之好书推荐第一期

 

 

  春暖天艳,书香氤氲。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为营造学科阅读文化氛围,发挥各教研组名师传递学科文化的积极作用,我校特推出“书润鹿鸣·阅享时光”阅读节系列活动——“师生共读一本书”,旨在引导广大学子深入书籍的世界,在阅读中坚定理想信念,在阅读中培育人民情怀,在阅读中涵养道德情操,在阅读中树立文化自信。

《听风八百遍 才知是人间》

 

 

【推荐语】

推荐教师:语文 吴蓓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沿途会欣赏到旖旎的风景,也会偶遇风暴与挫折。书中的12位文学大家们经历了世间的起起伏伏,拥有足够的阅历与智慧。在这些细腻的文字中,我们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点滴,收获一份温暖与感动。

  这本书犹如一个小太阳,将照亮你我生命中那些黑暗的时刻,砥砺我们继续前行。文字的力量,大抵就是在生命的不同时刻去阅读。把这本书分享给正在焦虑、迷茫、内耗的你,希望你能从书中汲取营养与力量,生命变得更加坚韧、宽容和充盈,并逐步走向辽阔。

 

 

【读书心得】

初一(21)班 陈祈睿

  《合欢树》讲述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母爱,史铁生用细腻的文字、质朴的语言,描述了母亲为他寻医问药的坎坷经历以及对他写作的全力支持,表达出母爱的伟大、无私与真挚。

  合欢树是母亲亲自栽种的,象征着母亲朴实无华的一生。母亲去世后合欢树顽强地活着,并成为史铁生怀念母亲的精神寄托。每每读到此处,我总会慨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学会爱你的母亲吧!善待母亲,并用爱温暖她的内心!

 

初一(21)班 董臻阳

  即便生活单调如复制品,时常被苦难与不堪所困扰,我们依然要怀揣愉快与乐观,积极地生活,才会不枉此生。

  史铁生,这位轮椅上的巨人,是近代在苦难中奋力抗争的典范。命运给予他无尽的磨难与痛苦,但他却从未屈服。他借助手中的笔,向命运发起了最坚决的反击。

  罗曼·罗兰曾言,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不枉此生,并非追求一生的完美无缺,而是用一生去雕琢我们最伟大的艺术品——自己;不枉此生,并非始终沉浸于幸福安逸之中,而是在历经千辛万苦后,更眷恋这人间烟火。

 

初一(21)班 唐艺珊

  “我们生而破碎,用活着来修修补补。”人生面临冰冷和憎恶时,萧红告诉我们要憧憬温暖和美好。

  读《永远的憧憬和追求》这篇文章,我深受触动。萧红幼年丧母,父亲冷酷无情,是祖父给予她关怀与力量。在对温暖与美好的憧憬中,萧红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一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人生总有逆境,我们保持对温暖与美好的憧憬,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抱精彩的人生!

 

初一(26)班 王歆萌

  “认真”二字很好地诠释了音乐大师李叔同先生的一生。

  他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事业,为祖国默默奉献。青年时,李叔同到南京的师范学校做音乐老师,课堂教学严肃认真又不失温和。赴日本留学后,李叔同渴慕西洋文化,变成了谦虚好学的留学生。回国后,他潜心研究,最终成为一位修养很深的艺术家。成为清癯的法师后,他的一举一动都严肃认真至极,人们尊称他为“弘一法师”。

  先生一生是极其认真的,“认真”二字也铭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

 

《几何学的力量》

 

 

【推荐语】

推荐教师:数学 肖丽

 

  几何学并不只是三角形、四边形,也不只是通过推理证明某个结论,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推理交织在一起。乔丹·艾伦伯格的《几何学的力量》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诠释了一些重要的科学、政治、经济、哲学、医学、信息技术、生物学等问题背后的几何原理。阅读这本书,你能深刻地感受到几何学的伟大力量,而这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每一个现实问题,重新认识我们身边的世界,可以让我们感受几何的魅力,发现数学之美!

 

 

【读书心得】

初二(2)班 王虹景

  在美国总统林肯的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便是成为一个律师,这铸就了他之后成为总统的底牌——极富说服力的修辞技巧。而这一切又从何而来呢?他给出的答案是:几何学。所以几何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对形状和空间的研究,更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和智慧的体现。通过几何学的学习,我们可以培养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灵活。几何学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数学知识本身,更体现在它对我们思维方式和态度的深远影响。读完这本书,我愈发坚信,只要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探索和进取,就一定能够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初二(2)班 陈廷轩

  《几何学的力量》让我深刻感受到几何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几何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贯穿于我们生活中的智慧之光。从建筑设计到科学研究,从艺术创作到日常生活,几何学无处不在,无处不影响。它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世界的美妙和有序,更让我们在思维上得到锻炼和提升。通过学习几何学,我们可以培养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敏锐。几何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赋予我们智慧,启迪我们灵魂。

 

初二(2)班 王子轩

  读完《几何学的力量》,我深感震撼。书中关于吸管有几个洞的探讨让我重新认识到几何学的深奥和神奇。最初看似简单的问题,通过几何学的分析和思考,引发了我对数学的热爱和求知欲。通过书中对几何学原理的讲解,我深刻体会到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数学不仅是一门求解问题的工具,更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和智慧的体现。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倍加珍惜数学学习的机会,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拓展自己的视野。几何学,让我更加热爱数学,更加热爱思考,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中无限的可能性。

 

《哈利波特》

 

 

【推荐语】

推荐教师:英语 马春红

 

  《哈利波特》是一部令人心驰神往的奇幻文学巨作,它不仅是儿童文学,更跨越了年龄的界限,成为全球范围内无数读者的心头好。从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到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每一本都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这些书不仅能带你进入一个充满魔法和奇迹的世界,还能激励你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和培养友情、勇气与智慧。

 

 

【读书心得】

初二(26)班 杨子祺

  《哈利波特》这套书不仅仅是关于魔法和冒险,更是关于成长和友谊。哈利波特的故事让我明白,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有朋友和勇气在身边,我们就能克服一切。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时候,我被哈利、赫敏和罗恩之间深厚的友情所感动,他们在霍格沃茨的冒险经历激励我勇敢面对自己的挑战。

  这个系列的书籍充满想象力和创意,每一本都有悬念和转折,让人欲罢不能。这些书不仅增加了我的阅读兴趣,还让我学会了很多人生的道理。所以,如果你喜欢充满奇幻色彩和深刻友情的故事,那么《哈利波特》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初二(26)班 王希

  《哈利波特》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一本小说。书中讲述了一位男孩在魔法中成长并最终打败邪恶的伏地魔的故事。这部小说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奇幻的魔法世界,同时也充满着各种价值深远的内涵。

  故事中,那根古老的魔杖象征着哈利波特的勇敢,闪电型的伤疤让我们看到了哈利母亲拼死保护孩子的伟大,一场场激动人心的冒险见证了友谊的感人与力量,一次次战斗交织出一团团火花。理性与感性间碰撞出了灵魂的考验;亲人与众人间碰撞出无私的诀别;恐惧与勇敢中碰撞出成长的可贵;忍受与爆发中碰撞出生命的选择。

  魔法笼罩的世界下,他们经历了很多,也在一步步蜕变。最终,哈利波特一声帅气的“除你武器”,让他破茧成蝶。

  让我们跟随哈利波特的脚步,去迎接生命中的碰撞与辉煌。

 

初二(26)班 张宸宁

  《哈利·波特》讲述了他在朋友、老师和亲人的支持下战胜黑巫师伏地魔的故事。在哈利出生时,他的父母被伏地魔杀死,而他却反弹了伏地魔的咒语,活了下来。伏地魔心中只有仇恨与邪恶,他没有意识到,像哈利母亲对哈利那样深深的爱,是会在哈利身上留下印记的。不是伤疤,不是看得见的痕迹……被一个人这样深深地爱过,就算那个人已经死了,也会留下一个永远的护身符。其次就是友情,赫敏强大的知识技能,支撑着他们能走到现在,而罗恩是哈利的精神支柱,与他同行。只有在众多人的帮助下,哈利才能摧毁魂器战胜伏地魔。最后这本书中蕴含着许多哲理,如霍格沃茨的校长邓利多说过“沉湎于虚幻的梦想,而忘记现实的生活,这是毫无益处的,千万记住。”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空想,只有付出行动才能让某些事成为现实。

 

《三体》

 

 

【推荐语】

推荐教师:物理 曹艳

 

  《三体》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本科普读物,非常适合初中生阅读。这部小说运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创新,把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人物联系到一起,既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又激发了学生对宇宙探索的欲望。学生通过这本书能尽早接触一些初级的物理知识,培养对物理的兴趣。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了解黑暗森林法则,对他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也是有一定帮助的。所以让我们一起阅读《三体》吧,他一定会让你感到非常的愉悦且有收获!

 

 

【读书心得】

初三(1)班 贾崎煜

  《三体》是我近期阅读的最吸引人的科幻作品之一。刘慈欣通过这部小说阐述了一种宏大的宇宙观,并提出了“宇宙社会学”的概念,这让我深深地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命运。

  故事中,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的碰撞,不仅是科技的对抗,更是两种完全不同文明观念的冲突。读《三体》,最让我震撼的是刘慈欣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和对文明未来的大胆想象。其中“黑暗森林法则”给了我巨大的启示——宇宙的广袤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文明的生存竞争可能比我们所知道的要残酷得多。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科幻爱好者的必读之作,也是喜欢深度思考人类未来的读者的珍贵资源。它挑战了我对科学、哲学和宇宙的传统看法,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初三(2)班 徐梓鸣

  读完《三体》,我被其宏大的世界观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所震撼。

  故事中地球与三体文明的交锋让我感受到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和脆弱。同时,故事中充满了希望与勇气,让我明白了即使面对未知,我们也不能放弃。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哲学思考部分,它让我对人类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的自卑和绝望只是暂时的,只有经历了挫折,我们才能找到新的方向和希望。

  另外,书中的科学想象也很吸引我。作者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构建了一个真实而神秘的宇宙世界,让我充满了对科学的好奇和热情。

  《三体》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让我对科幻文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启发了我对未来的探索和思考。

 

初三(4)班 陈泽昊

  读完《三体》这部小说,让我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在小说中,作者将物理知识与小说情节相结合,使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科幻的魅力,并且对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比如,小说中提到的三体文明利用智子来限制人类的科技发展,这让我对微观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书中关于物理的知识,如引力波、黑洞等,也让我对物理知识充满了好奇。

  此外,小说中的人物在面对外星文明的威胁时,不断努力,试图找到对抗的方法。这种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激励了我。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好奇心与求知的心态,勇于尝试,永不言弃,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阅读《三体》,我不仅学到了物理知识,还让我对人类和宇宙有了更多的思考。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在未来能直面挑战,抓住机遇。

  总的来说,《三体》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幻小说,它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无穷魅力,更让我对学习有了更多的思考。

 

《活着》

 

 

【推荐语】

推荐教师:化学 杨娇

 

  感谢学校推出的“师生共读一本书”栏目,这个栏目给了我和我的学生一起读《活着》这本书的机会。读完《活着》这本书,我的内心深受触动。作者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展现了生命的苦难与坚韧。福贵从富裕到贫穷,从幸福到痛苦,每一次的转折都让人痛心,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生活。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活着的意义。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坚强地活下去,因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看到明天的阳光。

 

 

【读书心得】

初三(25)班 姜梦心

  《活着》是一部生命的史诗,通过对富贵一家人的生活经历描写,用死亡的无奈、无常、无情,反而衬托出作者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和敬仰,引发了人们对生命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而我们在书中经历了朝生暮死之后,或许对“活着”本身的认知也完成了悄然的变化:哪怕生命中充斥了苦难和困厄,也要竭力豁达、平和,都要保持对希望的坚守,这样的生命才更有意义,更显珍贵。

 

初三(25)班 张辰希

  《活着》这本书最打动人心之处不在于其语言的华丽或情节的奇险,而是他讲述了一个平凡老人的真实的一生: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着,在生活的重压下不得不前行、不得不活着的普通人的一生。余华的文字平淡如话,却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主人公徐福贵的一生命运多舛,坎坷不平。生活予他无尽悲凉,先让他拥有常人期望的一切,再一点点夺去他所爱的全部。他失去了自己的家产、家人、朋友……然而,在一次次的痛苦中,在一天天的挣扎里,他从一开始只知道为快感而活,到渐渐学会为家人而活,最后终于明白了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学会了与生活、与这惨酷的人生和解,正如书中所说,“最终我们离开,因为我们不得不走”。

  生逢盛世,自然比福贵幸运得多。但书中的每一次离别还是让人嗟叹不已。书的开始,那头名叫福贵的老牛或许是余华给予这个同名老人在人世的最后一点慰藉,他们都不愿死,哪怕历经这么多的苦难,依然试着拼尽全力,挣扎着活下去,或许活着本身,就是一件足够幸运的事吧。

  的确,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哪怕活在阴湿的角落,我们也要拼尽全力去仰望星光。

 

初三(25)班 王曦媛

  对于作文水平一般的我来说,余华老先生的《活着》一书,引起了我多次感慨深思,佩服于他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却能将富贵苦难的一生讲述得如此打动人心,引领着我毫不厌倦得想看下去,并三刷了这本书。

  第一次读《活着》时,我总以为富贵的生活会好起来的,抱着这心态陪着富贵一次次受创,从大少爷到一步步失去所爱的家人。第二遍时,因为已知了富贵一生的命运,在他每每经历苦难时,我又为他的善良和知足而感动,命运坎坷到如此,但他一生爱妻子、爱儿女、爱他的外孙,到老都仍心中有爱有盼,没有因为不幸而变坏,这是多么伟大的平凡人的胸怀啊!三刷《活着》时,对于富贵的悲惨我心态平静了许多,处在那个年代的他们没有更多的选择,从他的一生我体会到了面对生活只能接受时原来是这样的无奈。

  合上书,庆幸于我生在当下的盛世,现在的我们对于未来不但可以有更多的向往,还可以肆意去追寻!

 

《法治的细节》

 

 

【推荐语】

推荐教师:政治 洪茜

 

  《法治的细节》是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的法学随笔。罗翔老师选取近几年的热点案例,用法律的思维与视角去自省,向我们展示了法律的庄严和人性的复杂,理性探讨之余不乏人文关怀的温暖。罗翔老师的神奇之处在于,他可以把相对枯燥的法律,讲得通透和深入浅出。心存敬畏,方行有所止;心中有法,自当成方圆。

 

 

【读书心得】

初二(14)班 曾楚涵

   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最近我读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全新的法学随笔——《法治的细节》。这本书从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6大板块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本书还收录了罗翔的心路历程,分享其成长经历,袒露其心境的变化,与读者一起通过阅读与思辨,在现实中共同完善法治的细节。

  在这其中,《孩子起诉父母生下自己》这一章令我印象尤为深刻。如果在产检时检查出胎儿患有先天性疾病或者这个家庭、社会无法承担起这个孩子的出生,父母是否还应该生下这个孩子呢?本篇以电影《何以为家》为切入点,从法律、正义和功利的角度讲述了“出生”这个遥远但又贴近生活实际的话题,引人深思。如果上述情况真的发生,那么这个孩子是不幸的,他/她或是一辈子遭受病痛折磨,或是得不到一个幸福的童年……

  在《法治的细节》这本书中,罗翔老师讲述了许许多多像这样的故事,它们无一不表达了一个主题——公平和公义。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书中的话:“愿大家都能走进真实的世界,关注真实具体的人,拥有真实的友谊”,也希望大家可以打开这本书,去感受思辨法治要义!

 

初二(18)班 陈桢

  《法治的细节》是罗翔老师的一本法律随笔集。在书中,罗翔老师结合具体事例探讨了法治的要义,如法律、道德、正义等。

  读了此书,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法律与道德无轻重之分,法律是公民的行为的底线,任何人不得违反法律,法治也是基于法律的。法律固然重要,但道德也一样重要,法律有一部分也是源于道德的。虽然法律具有强制力,道德是非强制的,但我们每个人都要时刻遵守道德和法律。

  此外,虽然道德和法律都是规则,但是在一些情况下,道德和法律的观点是对立的,如张扣扣案中法院认为张扣扣蓄意杀人犯,故意杀人罪,最终判处死刑。但是民众却同情张扣扣,认为“为母报仇天经地义”。这种观点的差异是由于人们个体对正义认识不充分,而且有时善与善之间也会有矛盾。所以法律判断通常优于道德判断。

  最后,我希望,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能拥有更完善的法律,建设更完美的法治社会!

 

初二(18)班 王皓轩

  《法治的细节》是罗翔老师写的一部法律随笔集,在本书中通过写对于热点案件的解读,对于法治理念的科普等六大板块,为我们读者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点亮了我们法治路上的一盏灯。

  在整本书中,令我印家最为深刻的便是第一章——法律与道德。

  这不得不让我想到世界十大哲学难题—一电车难题,那时的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用一个生命换取另外五个的生命,因为我坚信一个人的生命的价值比不上五个人的生命的价值,然而罗老师却否认了这种功利主义的思想,他通过列出两大态度来解析了“米粒雷特号”案:一是道义论态度,认为禁止杀人是基本戒律,人的生命无法比较;二是功利论态度,认为多人生命比个人生命更重要,牺牲少数来保全多数是正当的,但审判最后的结果仍然是判处被告人犯谋杀罪,因为在紧急避险中不可避免的要去进行利弊的权衡,然而这种利益必须要接受道德主义的指导。

  还有一个影响我很深的则是他对于“我们为什么要诚信”这一问题的剖析。我们究竟是因为“诚信”本身是好的而去诚信,还是因为在诚信之后我们会获得利益而诚信,我想这个问题也是值得花一生去思考的。

  罗翔老师教会了我如何正确看待法律,教会了我如何用法治看待世界与社会,教会我如何阅读人性。《法治的细节》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明灯。

 

《中国近代史》

 

 

【推荐语】

推荐教师:历史 刘伟伟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历史著作,作者以局中人的身份,用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为我们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复杂面貌和曲折进程,让我们看到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奋斗与成长。

  近代历史已经渐渐远去,回首望去,书中一个个筚路蓝缕的故事,改写了一部不忍卒读的苦难史,也铸就了一部辉煌壮丽的奋斗史。屈辱亦新生,吾辈当自强。

 

 

【读书心得】

初二(23)班 王若颖

  《中国近代史》,一部无数史学家所称赞的史学著作,蒋延黻先生以其通俗又不失条理性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

  它记录了中华民族从屈辱到奋起的艰难历程,曾经的清王朝因为闭关锁国,自高自大而受到侵略,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志士,他们带领中国人民一步步走向胜利,尽管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但中国人民还是取得了胜利,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初二(23)班 张洪瑜

  最近我阅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这既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关于国家命运、民族振兴的深度思考。

  从书中,我感受到近代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仅在于物质和技术的落后,更在于制度和思想的落后。尽管历史充满挫折,但中国人民从未放弃抗争和探索。无数有识之士为救亡图存付出了巨大牺牲,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行。

  我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和顽强意志。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初二(26)班 陈熙惠

  李秀英曾说:“铭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由蒋廷黻创作的《中国近代史》以时间线为机理,简约明了地讲述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作者从当时社会全局的角度来论述,抛去枯燥的考据和史料的堆砌,将我国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娓娓道来,使我读后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阅读,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在书的世界里,藏着世间的梦想与真理。让我们捧起书本,与圣贤对话,与文明对话,与时光对话,从而智慧生根发芽,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