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与君共赏2023年盐城市中考语文作文之妙

2023年中考已落下帷幕,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中考作文。作文题干为学生中考后回忆,可能稍有出入,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

 

(一)2023年盐城市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  江宁

真题回放

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善良是推己及人的体谅,善良是风雨同舟的坚守,善良是扶弱济贫的援助,善良是不求回报的付出……请以“善良,撑起一片天”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参加报刊征文比赛。可发表议论,可抒发情感,题目自拟。(考生回忆版)

命题解析

一、价值导向顺“天气”——指向核心素养和育人价值

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中考试题的命制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中考试题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初中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导向作用。

今年盐城市中考作文命题,以“善良,撑起一片天”为主题,既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贴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发现真善美,培育积极健康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指向核心素养和育人价值的高质量命题。

二、情境创设接“地气”——情境任务具有实践操作性

情境任务作文是人们在情境中或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活动,应具备明确的任务要素指令驱动,主题、文体、思维、内容、对象等评测要素。从今年的盐城市中考作文命题来看,孟子的名言紧扣人文主题,报刊征文的情境生活化、具体化,参加征文比赛的任务背景详细、真实,能够引领学生产生体验,融入情境,唤起回忆,产生写作兴趣。

三、命题形式立“新意”——创新考查主题作文写作

今年盐城市中考命题在形式上大胆创新,第一次考查了主题作文写作。主题作文一般是指通过引导让学生围绕某一个话题或主题完成一系列写作的过程。在初中的主题写作中,学生们要能够根据相关的主题进行一定的拓展,通过一个主题词拓展出不同的阐述,写作涵盖的范围很广,并不限制学生写作的内容。今年作文题中就有关于善良的具体内涵阐述,但省略号又提醒我们善良的内涵不仅于此。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语文当中,“主题”这一词汇的解释是有两个的,一是指文艺作品当中蕴含的中心思想,或者是作者表达的核心内容;二是文件或文字的一些主要内容,这就要求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确定选材和立意。

写作指导

今年的盐城市语文中考作文题以“善良,撑起一片天”为主题,主题比较常见,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适中。但对于看似寻常的东西,我们仍不可轻视,要想获得高分,还是要进行细致的思考。

一、紧扣中心的审题

有部分学生认为,主题作文只要了解题目的大致观点即可,不必深入分析,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审题是写作的基础环节,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前提,即使在难度适中甚至简单的情况下,也需要紧扣主题中心进行审题。

孟子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与人为善”,而“善良”就是我们审题的关键之一。题目中虽给出了“推己及人的体谅”“风雨同舟的坚守”“扶弱济贫的援助”“不求回报的付出”这四个内涵,但后面的省略号提醒我们,善良的内涵还可以拓展。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发现给出的四个内涵的共同点,即善良是一种真诚美好,纯真温厚,不怀恶意,和善仁爱的精神品质,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继续拓展,如善良是感同身受的理解,善良是对待他人的真诚,善良是化解矛盾的智慧,善良是踏实厚道的本分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作文主题中还有“撑起一片天”这几个词,也就是说,作文主题旨在表现善良的意义。如果把写作重点仅仅放在什么是善良上,这是不全面的。我们需要在文中通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展现善良对于个人、家庭、生活、社会等层面的现实意义。

二、耳目一新的拟题

主题作文的一大特点就是作文题目自拟,选择的余地较大,因此写作之前要确定好文体,方便题目的拟定,展现自己的作文水平。

1.巧引所给材料

我们可以从所给材料中捕捉一些关键词语,拟作文章的标题。如《“善良”被抛弃之后》、《愿以善举行天下》等,此类文章标题让人觉得考生对主题的理解够深刻,同时切合主旨。不建议直接引用主题原句,可以将其中的关键词句替换为近义词。

2.巧用修辞手法

如《行如微尘,大爱无疆》《善良是一道光》等,这类标题生动鲜活,又言简意赅,引人注目,能体现考生的写作功底,吸引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

3.巧用事物事件

运用自己作文中所选的对象——人物、事物或事件进行拟题。如《一句微笑的问候》《两位母亲》《走出大山去》等,此类文章题目简洁醒目,寓意明了,有悬念感。

4.巧借名言俗语

可以直接引用名言名句或人们常用的成语及谚语,也可对其略加改装,赋予更贴切主题的全新内涵。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善良之火,可以燎原》等,既体现了考生的文学积累,又吸引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

三、独树一帜的选材

如果是主题是作文的统帅,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那么考场作文应该如何选材呢?

1.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典型材料,并灵活审视。材料首先要有所侧重,突出表现善良的某一种内涵;其次要多层次审视,由粗到细、由表入里、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地把握材料与主旨之间的有机联系。

2.选材时要新颖鲜活。围绕“善良,撑起一片天”的主题,可以从熟悉的材料中找到新颖的切入点:比如写同桌的“冷若冰霜”,不过“冰霜”后难掩的是真诚的关怀;写邻居的“反常”,不过“反常”后蕴藏的是体贴的扶助等。也可以从时兴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贴合时代脉搏的新事件:例如最近就有8岁男孩离家出走,陌生女子一路守护的新闻;之前还有深圳一音乐厅落成,修建音乐厅的工人受邀第一个在厅内弹琴;还有武义众人合力抬车救人等新闻。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当今社会,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信息、新现象、新问题出现,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理想的素材。

3.选材时要以情动人。“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情动”,才能“辞发”。选材以情动人须做到:或对生活、对客观对象充满热情,或用传神的肖像绘出人物的神韵,或用生动的语言展示生活真情,或用形象的景物衬托人物的感受,力求做到材料小巧合理,真实动人。

四、以小见大的构思

今年的中考作文主题比较宏大,因此在写作中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能为阅历尚浅的初中学生的作文增添真实感,避免空泛的高谈阔论。如楼道口的一盏留灯,电梯口的一次等待,面对矛盾时的一个微笑等,这些生活中和社会上的小人物、小事件、小行为都可以折射出宽广又宏大的立意。

结语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高分考场作文要求我们在审题立意上有新的认识和思考,应当提升思维,拓宽视野,由浅表走向深刻。在情景任务型作文成为主体趋势的当下,我们要积极寻求应对策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日常作文教学中,要巧依课标,始终围绕核心价值这根金线,能力素养这根银线,并以情境载体为串联线,实现合适、确切、有效的作文教学。

个人简介

 

江宁,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教师,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曾荣获江苏省“五四杯”课堂展评一等奖,盐城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校级多项杯赛课一等奖。曾开设盐城市中考语文复习研讨课、语文市直教学研讨课、盐城师范学院“国培班”观摩课等。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作文比赛,多次获得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多项省级、市级课题研究中担任核心成员。

 

(二)教师下水作文

 

着的不只是布鞋

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  尚利

 

那年,深秋,二十五岁的他,步行十几里路,徘徊在一户人家的大门口。他想借点钱,多少都可以,最好是能凑出去安阳谋生的车钱。看着自己一身破烂、单薄的衣服,一双露着两个大拇脚趾的破布鞋,他愈加不安起来。

开门的是一位五十几岁的母亲。接着走出一位二十几岁的姑娘。“这不是前些日子相亲的人吗?”惊讶间,姑娘和他打了声招呼,便拉着母亲引他进家。她悄悄和母亲说了实情。据媒人说,他十四岁就死了娘,他的爹是个粗人,兄弟姐妹七个无人管问。小学毕业就辍学了,邻家大爷看他可怜又肯吃苦,就带他到安阳、新乡等地,干粗活、打零工补贴家用。想到这儿,那母亲转身进了西屋,拿出几双给儿子纳的新布鞋给他试大小。选定一双后,她又拿了一双,裹进一个扎头巾里,四角一系,就成了一个小包袱。直到临走,谁也没提借钱的事儿。回家路上,他含着泪飞奔,中途几次脱下鞋子包起来,也许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善良的人送他两双新布鞋了!

他把两双新鞋端端正正地收起来,今后有大事的时候才能穿,家里人哪个需要哪个就穿。他抚摸着那黑色条绒的鞋帮,摩挲着那一针一线的鞋底,眼泪止不住地流。无意间他发现一只鞋子里塞着一团红。那是一个小红布,里面一小堆钱,一分两分五分一毛,纸币硬币都有。他忍不住蒙住被子大哭了一场,这是他的娘死后,他哭得最伤心的一次。

他发誓要争气,要报答那家善良的母女。自那后,他学二胡,轧面条,卖冰棍,捡煤渣,拉石油,没日没夜,没夜没日。他想不到的是,那母亲竟然把女儿嫁给了他!那善良的姑娘一辈子为他生儿育女,和他一起受苦打拼,拉沙子,卸水泥,干农活,养儿女,为他撑起了一片天!

那母亲时常帮衬他们,直到六十岁时得了偏瘫。他忙前忙后,寻医问药,嘘寒问暖,从不知累。好吃的留给老娘吃,好穿的给老娘买,有好戏拉老娘去看……“我只有这一个娘了啊!”他时常对儿女说。这一坚持就是十八年。老娘死后,这天地间他又没娘了!年已半百的他哭着喊着,为他撑起一片天的善良的老娘没了!

如今他已六十五岁,他的妻六十二岁。他有三个儿女、六个孙子孙女,都心善温良。他老了,没有什么相赠,只有“尚善”的家风家训——善良能撑起几代人的一片天!

他是我的老父亲,那姑娘是我的老母亲,那母亲是我的外祖母。

个人简介

 

尚利芳,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市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市作家协会会员。爱教学:曾获市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市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市微视频竞赛一等奖,校五四杯一等奖,校汇报课优胜奖。爱研究:曾获国家论文评比一等奖,两次获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一等奖,十余次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十余篇论文发表在国家或省级期刊,两次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课题并结题,作为第一主持人主持一项市级课题。爱写作:十余篇文章在期刊、报纸发表,多次指导学生作文获奖或发表。——以一颗热爱语文的心在教育路上且思且行。